【發展回顧】
2010 年8月底,由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及人民電器廠等八家企業合作研制的第四代智能低壓電器產品通過專家組鑒定,我國低壓電器產品研發由此實現了從仿制設計到自 主創新設計的跨越。第四代低壓電器產品除了繼承第三代產品的特性外,還深化了智能的特性,此外還具有高性能、多功能、小型化、高可靠、綠色環保、節能與節 材等顯著特點。
1990~2005年,我國自行開發試制了智能化的第三代產品,其性能優良、工作可靠、體積小,具有電子化、智能化、組合 化、模塊化和多功能化的特點,總體技術性能達到或接近國外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第三代產品較之第二代產品,有三個突出的特點:高性能、小 型化和智能化。
1978~1990年,我國更新換代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制造了第二代產品。產品技術指標明顯提高,保護特性較完善,產品體積縮小,結構上適應成套裝置要求,成為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低壓電器的支柱產品。
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是我國低壓電器產業的形成階段。我國在模仿蘇聯的基礎上,設計開發出第一代統一設計的低壓電器產品。第一代低壓電器產品的結構尺寸大,材料消耗多,性能指標不理想,品種規格不齊全。
1978年以后,低壓電器行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30年間,中國的低壓電器行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產品和標準,不斷發展壯大,現已成為有著2000多家生產企業,年產值達到360多億元的行業。
產品結構將有重大變化
未來一個時期,我國低壓電器行業的發展方向是進一步向智能化、可通信發展,低壓配電與控制系統逐步向智能網絡化發展。
加速我國第四代低壓電器的研發與推廣,將是行業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重點。從2010年開始我國第四代低壓電器將逐步投放市場,行業總體水平已經躍上新的臺階。根據市場需求還將對部分第三代產品進行二次開發,以
進一步提高性價比,同時實現產品差異化,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開發新品應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國外知名公司在開發新產品時,對高性能和經濟型兩者兼顧,以滿足不同市場層次的需要。據此,我國新一代產品應在派生第三代產品或開發第四代產品時要同時發展經濟型產品。
【機遇篇】
2015年我國低壓電器市場規模將達750億
前瞻產業研究院低壓電器行業研究小組預計,2015年我國低壓電器市場規模將達750億元,市場增速將達20%左右。
“十 二五”期間,我國將優化電力結構,加強智能電網建設,電力設備的市場需求將迅速增加。相關資料顯示,國家電網將在智能電網中電網建設本身以及智能化方面的 投資共為1.5萬億元,即每年3000億元左右,這無疑保證了低壓電器在“十二五”期間的穩步增長。而城鎮人口的快速增長也將拉動發電量和用電量的增長, 低壓電器未來市場發展空間會持續放大。
工業領域是使用低壓電器產品最為主要的領域之一。我國工業一直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隨著工業發展,工 業領域中機械工業比重逐漸增加,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機械工業大國,正逐漸走向機械工業強國,機械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將躍上一個新臺階。密集使用低壓電器產 品的機械工業的發展將會為低壓電器行業特別是中、高端低壓電器帶來發展機遇。未來,我國低壓電器市場需求將逐年增加,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市場擴張速度也將 逐年加快。